学习党的十九大 感悟领袖“情怀”
发布:bvhg浏览:556次
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振奋人心,其中牵动全球的“新时代”、“新思想”、“新矛盾”、“新目标”以及与之配套的宏大方略和创新部署处处洋溢着情怀。
情怀,来自对于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”的坚定信念。民族复兴,是各民族无可争辩的共同理想。面临一个战乱频发、山河破碎、民不聊生的内忧外患的国家,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斗,站起来、富起来、强起来,以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,确立了举世无双的执政合法性,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信任和认同。在此基础上,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才具有超越制度、划分时代的全球性意义。
情怀,来自面对历史选择、人民重托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。从推翻三座大山,到建立先进社会制度,到顺应世界潮流改革开放,无论弱小强大、顺利困难,中国共产党都是中国人民“舍我其谁”的主心骨,初心不改、宠辱不惊、矢志不移。全面从严治党,以“壮士断腕”、“刮骨疗伤”的决心反腐,这种近乎悲壮的“担当”,更是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望其项背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,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、平等化,并率先构建各种类型的全球伙伴关系,更是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类社会的担当。
情怀,来自对人民、对祖国、对自然的爱心。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的十四大方略,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”赫然在前;“忠于祖国”、“讴歌祖国”、“祖国统一”彰显对祖国的深爱;在“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”的前提下,要求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”,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定义首次在“富强民主文明和谐”后加上“美丽”。一个充满爱心的政党,才能真正做到没有任何特殊利益,只为人民谋求幸福。
一个现代政党的情怀,从很大程度上就是领袖的情怀。习近平总书记的信念、洞察、担当、爱心,已经深深铭刻在中国大地。作为执政党和她的核心,最根本的情怀就是“一切为了人民”。习总书记在回忆梁家河岁月时深情表白:“无论我走到那里,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”。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情怀,才能不忘初心,才能永不懈怠,才能一往无前。这是社会主义之幸,是中华民族之幸。